自由電子報--焦點新聞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台7線-賣肝者言】全球化、自由化與台灣經濟發展

/鄭勝鴻


政府的政策必須在全球化的架構下作思考
 粗略的了解全球化,我們主要可以從全球的商品貿易與投資、跨國的金融活動感受到全球化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影響,近年來最顯著的例子,就是2008年美國的次級房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風暴,進而使得全球產生全面性經濟衰退,因此各國政府幾乎同步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與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為的是解決由遠在美國本土產生金融問題引發的經濟衰退,這就是全球化的力量與影響,所有參與全球貿易與經濟活動的國家,已無法僅靠一國之力就解決自己國內的經濟問題,當然一個國家內部的經濟問題往往也是受到全球經濟局勢的衝擊,因此一國的經濟政策必須考慮全球化的因素與影響,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政策效果,都是政府在制定任何政策的時候,必須考慮全球化對於政策效果的影響。

自由化對已開發國家經濟的衝擊
當年的全球化是建構在自由化、市場經濟的基礎上,而自由化事實上就是市場經濟,就是政府對於經濟活動的干預越來越少,整個經濟運作的常態是交由市場來決定,當然市場經濟不是完美的,因此會有景氣的循環,也給與政府介入的正當性與必須性,但大致上來說人類因為市場經濟帶來的競爭壓力,使得生產力不斷的提高,也不斷的透過創新帶來經濟成長。然而市場的力量就是把所有同質或是差異不大商品的價格拉平或趨近一致,由於產品的同質性在一些假設的環境下,例如:相同的地點、相同的交易成本等等,使得所有同質的或差異性不大的商品都應該是相同的或相當接近的價格,只要比別人貴一點點市場就不會買你的商品,賣方就會面臨被淘汰、無利可圖,最後被趕出市場的命運。這是台灣面臨開發中國家(尤其是中國)最主要的產業競爭壓力,因此,已開發國家或是部入已開發經濟體的台灣,最主要的經濟成長動力會是來自於創新以及發展品牌與建構全球性的通路,其中,創新與品牌主要就是在擺脫開發中國家的競爭,創造產品與產業的差異性,讓價格與報酬不再被低工資、低物價的國家拉低,擺脫低價競爭,而建立通路則是在創造產業的獨占地位,拉高產業的進入門檻。

台灣經濟發展的問題
受限於內需市場的規模以及平均國民所得,台灣仍無法成為一個內需型經濟體,必須依賴出口以增加國民所得的總量,因此出口產業就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命脈,也應該是政府必須優先思考的方向,從過去的傳統產業,如:紡織、玩具等等,轉為現在的知識與資本密集的電子產業,出口一直扮演帶動國內投資與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近來由於開發中國家的崛起使得台灣許多的產業面臨激烈的競爭,特別是無法創造出差異化的產業更是面臨產業外移以及被迫退出市場,對於台灣本土來說形成失業率攀升與實質薪資負成長的現象,然而,不僅台灣面臨開發中國家的競爭,美國以及歐洲其實都面臨同樣的或更大的競爭壓力,在缺乏革命性產業的發明與創新下,已開發高所得的國家面臨的產業價格競爭是一大沉重的壓力,反映在其國內就是高失業率以及實質薪資負成長的問題。

中國不是罪魁禍首
產業外移是高工資、高所得國家在缺乏創新與產業差異化產生的必然現象,這種現象不必然全是壞事,有時候它能夠適時的給與國內產業進行產業升級的競爭壓力,產業外移的問題是,當一個產業外移至開發中國家進行投資生產活動的時候,是否能夠創造出足夠管理階級的就業機會以補足產業外移所產生的失業問題,例如:台灣的工廠外移至中國,是否能創造出足夠的台幹就業機會,因此這樣的問題就相當複雜,因為失業與新增的就業是完全不同的就業市場,因為失業的有可能是生產線的員工,但新增的工作機會是管理層級的職務,這關係到台灣教育與產業動態轉變的互動關係,是一項長期的調整過程,許多人(包括美國)都將自己國內的失業問題指向近年來經濟成長快速的中國,實際上不全然是對的,當然較有正當性的部分在於中國採取了許多不公平的貿易競爭手段,例如:對產業進行補貼、壓低人民幣的匯率等等,以增加額外的競爭優勢,但如果沒有中國,難到台灣的產業就不會外移到印度、東南亞等生產成本低廉的國家嗎?我想答案是清楚而肯定的,因為若是成本導向的產業比別人貴一點就會無法生存,因此重點不在於中國的崛起,而是台灣本身從教育到政府的經濟政策一直缺乏創造差異性競爭的能力,只是中國進步的比較快罷了,而中國的進步對台灣產生巨大的產業競爭壓力。

知識經濟應是台灣的發展方向
台灣是一個邁向已開發國家的經濟體,與北歐、美國、日本等在平均國民所得上仍有差距,而這些國家許多的產業早已用品牌與通路或是產品的技術專利權獨占產業的競爭優勢,使後進的國家難與其競爭,因此,台灣在往已開發國家發展的道路上,應該思考如何創造出與眾不同的產業競爭能力,這個不同有可能是在產品的品牌上、技術上或是在不同市場的競爭,簡單的來說就要具備創造差異化的競爭能力,一方面擺脫開發中國家的產業競爭,一方面又要趕上甚至要能對已開發國家的產業形成威脅,而關鍵的重點就在於創造獨占性差異化的競爭優勢,簡而言之,就是發展“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就是做別人不會做的,常常因為太過於困難,因此被認為是口號,但比起 “亞太營運中心”、 “全球創新中心”等政府大肆宣傳的政策,知識經濟雖然沒有“全球中心”這樣的字眼,但卻務實的多,知識經濟的核心在於“人才”與 “有用的創新”,不限於電子產業應是多元的產業發展。
反應在實務上,就是必須能夠在人才培養上與研發上進行大規模長期的投資,由於這種投資風險高投入的金額也必須是長期而且持續不斷,一般的企業很難承擔這樣的風險,所以應該由政府來主導,從教育以及移民政策上著手,在教育上應該鼓勵多元的價值,激發創意與思考破除以考試升學導向制式化的價值思維,在短期上,應該制定完善的移民政策與產業發展相互配合,吸引國家大力發展、推動產業的國際人才願意到台灣來,在此不贅述細部的政策討論僅作原則上的探討,只有政府看清楚問題,多方的與社會進行溝通,才能有真正對的政策,盲目的追求與開發中國家的貿易自由化(與中國簽訂ECFA)只會使自己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並無助於國內產業的升級與進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