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電子報--焦點新聞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台7線-電影批判】「謎樣的雙眼」中的正義

/Sidney



201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由來自阿根廷的「謎樣的雙眼」(The Secrets in Their Eyes)奪下。對於台灣來講,我們對於阿根廷的印象可能只有足球而已,但是這部電影在深度和氛圍的優異表現,令人對於阿根廷這個國度展現出來的文化力刮目相看,再加上阿根廷這幾年展現的經濟成長的實力,令人不得不注目這個拉丁美洲新興國家未來幾年的發展。

「謎樣的雙眼」在阿根廷的票房有如台灣的「海角七號」一樣,不但連續上映十一週,更創下阿根廷影史記錄。但對我們來說,「謎樣的雙眼」這般嚴肅的題材,自然無法和「海角七號」透過明星包裝、逗趣詼諧的情節來得親切接受。也因此要能理解「謎樣的雙眼」在阿根廷受歡迎的原因,勢必得了解電影中故事發生的1970年代阿根廷的社會背景才行。

這部電影雖然是阿根廷電影,但卻是由西班牙和阿根廷共同出資所拍攝的,而從歷史來看,似乎也和16世紀後西班牙殖民阿根廷有著難以言喻的牽絆關係。而如果要談到1970年代的阿根廷,就不得不提到胡安.裴隆(Juan Domingo Perón)。大家對他印象或許模糊,但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伊娃.裴隆(María Eva Duarte de Perón)就是韋伯音樂劇中的艾薇塔夫人,大家耳熟能詳的「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就是由此而來。胡安.裴隆在阿根廷前後擔任過三任總統(1946-19521952-19551973-1974),影響阿根廷政治約四分之一的世紀。而他總共有三任妻子,第三任妻子還是他的副總統,更在他1974年逝世後接任總統,但隨後便被軍事政變所推翻。由此也可想像,在胡安.裴隆主政期間,政治不穩定、經濟蕭條,而他右傾的色彩更讓社會氛圍緊張,在軍事力量得以影響政治的情形下,司法更遑論獨立性。也因此不斷有白色恐怖事件的發生。「謎樣的雙眼」所描述的發生背景,就是在這樣的時空下發生。




「謎樣的雙眼」從一個男性書記官的角度出發,在退休後,想將25年前所調查的一個謀殺案寫成小說,而電影就在1970年代的案件發生時空與25年後1990年代的當下,以兩條軸線交互敘事進行。不過,如果這部電影只是描述一個謀殺案抽絲剝繭的過程,並不值得大書特書。重點就在於這個謀殺案發生後,在司法調查的過程中,阿根廷國家體制的問題以及社會氣氛所造成的影響,導致謀殺案無法水落石出,讓兇手得以逍遙法外,也間接影響了男主角這25年來的人生。而這樣的時代巨輪當然不只是故事而已,也在現實中存在於當代阿根廷人的歷史記憶當中,這也是電影能夠造成如此迴響的原因之一。

透過主角的不斷的挖掘,才發現真相並不是如眼前所見,但是正義是否伸張,受害者是否沈冤得雪,好像也不是如眼前所見。司法的縱容導致25年前的兇手轉身一變竟成為國家機器中的執行者,並得以繼續逞兇。這也讓觀眾陷入死刑與廢死刑的辯論;司法正義與社會正義是否存在,也讓我們疑惑於國家政府存在的意義。雖然台灣和阿根廷相隔了大半個地球,但這樣的思緒與困惑竟如此的相似與雷同,如此想來,也可以理解奧斯卡會將最佳外語片頒給這部片的原因了。





但是結局的精彩絕不在於兇手的伏法而已,導演坎帕奈拉在這部電影結局的最後一擊之精彩,令人想起韓國名導朴贊郁的「原罪犯」(Oldboy)的精彩結局。這部電影讓人驚嘆的原因也在於故事安排到後一刻才讓人了解原來正義竟能用這種方法獲得,不過,觀眾也將隨即陷入這樣的正義是否即是正義的迷惘中,電影也因此創造了人們反省對於時代所探求的社會正義的契機。

「謎樣的雙眼」也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有一個長達五分鐘一鏡到底的鏡頭,記錄了主角在足球場追查兇手的過程。鏡頭之精彩會讓所有電影工作者也拍案叫絕。


電影預告:


片中五分鐘一鏡到底鏡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