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奕嘉
【機場與工廠,是台幹在跨國工作中最熟悉的地方。圖為台商工廠一景。】 |
台商vs.台幹
雖然同樣是跨國到海外工作的台灣人,但因為階級、位置的差異,便能區分出「台商」與「台幹」這兩種角色。簡單的說,台商指稱的是一種跨國的自雇者,他是自己當老闆,並在海外進行投資等經濟生產的活動;而台幹雖然是跨國的受雇者,但他還是公司企業所聘用的員工,只是將工作場域轉移到國外而已。
而多數人所嚮往的,跨國工作者能在各國移動的自由度,並不存在於台幹的工作範疇中,本文正是試圖針對台幹的海外生活與工作情形,進行簡要的描述。
以廠為家:食衣住行
台幹到海外工作,公司會提供員工宿舍,但員工宿舍卻跟學校宿舍很類似,有門禁,有時候工廠協理會來查房,但機率很小。而公司宿舍會有「阿姨」負責生活起居,提供洗衣、打雜等服務。至於,吃的部分則有員工餐廳,而這些花費都是由公司接收,無須另外支出。至於交通的部分,公司幾乎都會有專車接送,但油料成本也是公司會積極管控的,所以並不是台幹想去哪裡,就一定有專車可用。而有些老闆為了避免交通意外,也會禁止幹部自行騎車外出。
其實,我們可以把台幹的工作場域當作軍營,一切幾乎都是集中管理的。
無遠弗屆的責任制
「責任制」,跟我們所理解的一樣,就是「把事情做好為止」,什麼每天工作八小時等福利,是不屬於台幹的。曾有受訪者簡單描述他一天的工作量如下:
相較於其他壽險業或服務業的責任制是取決於業績,台幹的責任制則是取決於所需處理的事情,比如說每天的e-mail量平均是7~80封信,可能處理到50封信就已經下午5點了,但這些信多半都是不能拖到明天再處理的信件,它可能跟訂單、原料、客戶要求等息息相關,你只能扛起責任繼續完成它。更別提,你或許還得同時管理工廠內上百位的當地員工,終日焦頭爛額的擔憂出貨延遲的可能性。
一般來說,工作時間是從早上7:30開始,到下午17:00。輕鬆的話,用完晚餐之後可以回辦公室處理E-mail;有狀況的話,通常在晚上六點半得和全體外籍幹部一同開晚會,之後再回辦公室處理郵件。所以,每晚至少要到22:00才有休息的機會。此外,當歐美地區有訂單需要協調的時候,便得單方面配合歐美時間,加班熬夜到凌晨3、4點,這都是相當普遍的現象。
小結
通常離開國內60天,台幹可以返台休假7天(含飛行交通時間),而這7天可能還得抽空到台灣母公司處理公務,想與台灣親友敘舊團聚?很難。
那麼,台幹是否能夠體驗異國文化、深入當地呢?同樣很難。因為多數台幹幾乎使能對兩「ㄔㄤˇ」很熟,即機場和工廠。所謂跨國工作者的自由,這一切,都離台幹的世界相當遙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