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勝鴻
根據台北市民政局的統計資料,2009年共有1萬7956人將戶籍遷出台北市,而以行政區來區分,其中以信義區移出2748人最多,其次是大安區2247人,再來是士林區與松山區,各遷出2241、2145人,以上多是台北市近期房價上漲的地段,顯示出要如何留在高房價的台北市生活,已經是目前台北市民碰到的一大難題,其中,又以無產階級的青年世代感受最為深刻。
其實青年要在台北定居下來碰到的難題不只是遙不可及的“高房價”,另一個扼殺青年在台北生存的問題是“低新資”,台北市的“高房價”與“低新資”問題反映的是整體經濟與所得分配不均的問題,所以儘管數字上經濟在成長但社會新鮮人的起薪與實質薪資卻是越來越低,讓生活在台北市的年輕人想到要買房子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個夢。
然而一個對青年能感到幸福的城市,一個讓青年敢有夢想的城市,無疑就是要讓年輕人在結束學業生涯後能夠留在城市裡“立業安家”,“立業”是要為青年提供足夠並且是好的就業機會,“安家”則是要解決青年住的問題,而一個城市要能提供就業機會,除了總體經濟環境的因素以外,就是需要規劃具有競爭力的都市產業政策,在解決住的問題方面,以市政府的角度最能夠直接處理的除了透過都市更新增加住房供給以外,就是提供足夠數量且生活機能與品質不差的社會住宅、保障性住房。
在七年級世代的成長過程中,印象所及台灣的產業只剩下科技業,經過二十年,從以前小時候聽到的科技新貴,到現在整個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產業發展思維,仍然是側重在工業發展上,大部分的資源與資本不是跟隨著產業外移就只在工業裡循環,而卻忽略了都市型產業的重要性,以往在資本缺乏的時代,都市發展需要借助工業累積的資本後轉投資在都市發展上,所以產生一種都市依附工業產業發展下的發展模式,就是以工業產業做為經濟發展的主體而都市淪為附屬的角色,只一味追求工業的發展、出口的增加,以為賺取外匯就能夠改善人民的生活帶給人民幸福。
然而都市才是台灣大多數人生活的地方也是工作的地方,政府在都市發展上投入的資源包含都市規劃、資金投入…等等,都遠遠不及對工業發展所投入的資源,這是資源分配的一大扭曲,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規劃者缺乏都市產業的概念,認為只有工業生產才能賺的了錢,卻忽略都市型產業的經濟價值,都市型產業大原則就是跟生活密切相關的產業,包含:服務業、影視、休閒娛樂、文化創意、設計、城市觀光、社區長期照顧、建築…等等,舉凡跟都市生活有密切相關的產業都應該比工業更應該被重視,因為人是生活在都市而不是工廠,如果工業賺再多的錢,都市的整體環境卻沒有跟著提升,那麼人們也不會覺得生活變好,更不會覺得幸福,只是會有部分的人覺的存款變多了。
以台北市而言,台北市是台灣資源最豐富、預算最多、發展基礎最好的都市,但是近年來對比一些國際都市,如:韓國首爾、中國上海、新加坡等,台北市感覺像是在原地踏步,不僅缺乏整體性、規模性的產業發展策略,都市更新的牛步化,甚至在基礎的公共建設品質都非常低落,如:空間狹窄又時常出包的捷運文湖線、營運與停止營運期間差不多的木柵貓空纜車、敦化南路的不堪使用的自行車道…等等,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還出現「新生高架橋」改善工程的市政弊案,在一個缺乏發展機會、高房價與缺乏市政願景規劃與執行能力的團隊治理下,早在五都選舉以前,許多人早已用他們的雙腳投票,我們不禁要問How to stay in Taipe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