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電子報--焦點新聞

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台七線-福利社]我們殺了"林書豪"?

文/戴于文
在台灣青少年的政策是不被重視的,也很難成為社會討論的主流,一般大眾往往認為,青少年就應該好好的在學校裡,完成學業,但我們卻忽略了青少年有許多的福利需求與享有基本的權利,於是我們的社會陷入了一種迷思,只將青少年分為兩種類別,一種是乖乖在學校裡求學的少年,而另一種就是有問題,也可能會是犯罪虞犯的少年,這樣的二元觀點,將不僅僅代表處於台灣社會下少年的不幸,也使我們的社會及教育體制共同謀殺了少年的創造力。事實上,當我們的社會輿論,一手在歡慶林書豪在NBA的精采表現,為台灣爭光的同時,我們另一手卻與政府及教育體制共謀,無情的殺了更多生在台灣的「林書豪們」,這是一個弔詭的社會,更是一個走入迷霧,而失去方向的社會。
青少年的創造力是可以被激發、被訓練的,如同Ken Robinson 在演說之中提到的一個例子,國際知名的舞蹈家茱麗安.琳在她求學的生涯中,相當不順遂,經被老師認為有過動症的傾向,因而要求家長帶去給醫生檢查,後來她去見一位專家。那是在一個橡木地板的房間,她與母親一起在裡面,她被帶到房間盡頭的椅子上坐下, 她在椅子上乖乖坐了二十分鐘,而醫生與她母親在討論她在學校所遭遇的問題,像是因為她總是捉弄別人,又老是遲交作業等等。當討論結束後, 最後這位醫生走過去 坐在她旁邊說:茱麗安, 妳母親跟我說了很多妳的問題, 我需要私下跟她談談, 他說:在這兒等一下,我們不會太久,很快回來。 然後他們就離開了,留她獨自一人。 但走出房門前,醫生把桌上的收音機 打開。當他們走到 房間外面,醫生跟她母親說: 我們就站在這裏觀察她。他們一離開房間後, 茱麗安說她就隨著收音機的音樂跳起舞來。 兩位大人在外面觀看了幾分鐘後 醫生轉向她母親說:太太,茱麗安沒有病,她是個舞者。 帶她去上舞蹈學校。至此,世界多了一個成功的舞蹈家,為我們編出「貓」及「歌劇魅影」等眾多膾炙人口的巨作。
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在台灣的少年應該要有更加多元的發展空間,但往往我們的教育制度囚禁了我們對於創造力的想像空間,我們只知道要考上好大學,要認真學習更多技能,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基本上這個社會只是在告訴我們的青少年要如何生存,而不是如何生活,這是相當令人難過的事情。事已至此,該是我們採取行動的時刻了,教育改革,成為我們革新社會的捷徑。
也因為如此,才開始有一群有理想的人,大聲疾呼政府該開始著手教育改新,但在大聲呼籲的同時,卻忘了社會價值與文化價值所型塑出來的態度,我們如何看待少年與教育制度。事實上,社會的價值導引人類的行為,而人類的行為又創造了社會價值,因此,教育改革雖然是無可避免的手段,但忽略了文化及社會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成為功虧一簣的不良例子,也難怪提供了近年來保守思想者一個藉口,一個恢復傳統升學制度的最好理由。
提供青少年多元發展及創造力,是我們共同的目標,但推動的路途險峻,不是可以輕易一蹴可幾的,在我們督促政府教育改革的同時,別忘了改變社會價值。當我們一手拿遙控器為林書豪喝采的同時,另一隻手請不要再拿鞭子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