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沐霖
「民主有餘,進步不足?」。本次蔡營的打法並不是勝有招的無招,其實是成熟的群眾拖著菁英團隊「渡過」這場大選。以「現在決定未來」的文宣主軸來說,蔡英文的典範轉移力度在中國政策的區隔上幾乎毫無使力點,陸委會長期委託的民調顯示僅有25.9%的少部分民眾主張永遠維持現狀,其他的大多數民眾則期待不同程度的「改變」,包含統一,然而改變的前提必定是說服群眾未來將優於現在,選民才能勇於現在決定未來,台灣共識與其說是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不如說是民進黨的說文解字,試圖輕柔粗淺地解釋台灣民主在兩岸關係的實踐過程,可說是歷來大選中最難塑造同體感的說服訊息,就連餵飽小豬的忠實支持者也無所適從,遑論對「中間選民」或「經濟選民」形成誘發順從。
蔡英文作為民進黨以至於當前台灣的珍貴資產,最重要的是他能同時象徵現代進步性與傳統延續性,既存有小資產階級的符號意旨,也承襲社會正義的理念價值,由這樣的意識形態載體詮釋「改變」的內涵再適合不過,可惜的是外剛內柔的高舉台灣第一女總統旗幟,卻未能將結構縝密的十年政綱行銷為庶民話語,具體訴求出未來進步的台灣共識圖像。
思索台灣共識不免得討論九二共識的問題,首先必須清楚本次大選所交鋒的九二共識一詞與兩千年蘇起前主委創造的九二共識一詞已有質變:經過二次政黨輪替後馬政府為了賦予在野期間國共間不具正當性的各項進展,以及上任後飛快發展的互動結構,不斷的豐富九二共識的內涵,這種情形像是Luxgen品牌廣告傳播的架構:首先創造一個符於現實品味的新識別系統,再回溯前身裕隆數十年的篳路藍縷,最後形成合理的正面訊息行銷Luxgen。九二共識在兩岸全面快速的交流下,已由原先創造性模糊的「agree to disagree」,轉為為不正當性特權護航的代罪羔羊,強渡關山脅迫台美中各方買單,然而在國際政治的無政府狀態下,九二共識的這種特性反而成為各方的恐怖公約數,台灣共識便是缺乏此特性而敗下陣來。
且試著回溯九二精神與和同論,李前總統和陳前總統皆清楚否認九二共識的存在,但肯定九二精神,「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論述也是在台灣主體意識上勾勒未來動態的路徑,簡言之,蔡英文與青壯世代提出的都是一種不反中的進化台灣意識,可惜在緊繃的選情與藍紅聯手的恐懼訴求下,台灣共識的靜態與保守無法擴大民進黨的代表性,反而成為與蔡英文進步形象矛盾的絆腳石、包山包海的空包彈。
這次選戰創造的新典範不勝枚舉,也為下一世代參與公共事務提供進步的理想典型,筆者認為民進黨應延續這樣的理念路線主動充實台灣共識的內涵意義,甚至在互動上突破以往對中方的排拒與漠視,在未來四年國共美各方矛盾升高的客觀時機下,再次端出務實的台灣共識進化版,催化多數民眾對新民進黨邁向再次執政最後一哩路的堅定信心。
1 則留言:
資深作家李彥謀同日發表的文章,架構與資料很相近,但詮釋更精闢,供大家延伸閱讀:http://ymlee.pixnet.net/blog/post/36792535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