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斷層的台灣產業
文Justin
台灣目前的產業大多集中在電子業與服務業,說起台灣其他類別的中小企業,普遍的企業二代卻不願意接手台灣的企業,甚至台灣的政治圈也是,少有清新的面孔,大多是那幾張老臉掌握核心權力,但青年為何都只想著創業或是進入明星產業呢?我想從消費文化與世代價值問題來進行探討。
消費社會中以美學為掛勾的職業選擇
台灣在民國70年代以前,對於職業的選擇大多為製造業,這牽涉到當時的台灣產業環境影響。因此,大多是紡織、出口加工等,即為時下大家所講的「傳統產業」,並且大多是中小企業的形式-「一卡皮箱、世界接單」。但回到現今,台灣逐漸步入消費社會,一切都以服務為主的商業行為,加上傳媒的各種創意行銷手法,間接型塑出對於職業的一種想像。於是,合身西裝取代了寬鬆的打折褲、工作頭銜變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讓人摸不著頭緒,更多公司因應這樣的模式,也相當的願意給予頭銜,只要留的住人,叫你一聲經理也無所謂。另外,這也跟我們所選擇的科系有所相關,大眾傳播、企業管理成為最熱門的學科;最近幾年的文化創意、藝術設計、時尚行銷等相關學科,在台灣逐漸成為顯學,許多人更希望能到歐美取經,導致相關領域的人才飽和,流動率與競爭相對提高。
世代價值的差異
對於父執輩而言,好不容易打下的基礎,應該交由自己的下一代去承接,以前我們總說「富不過三代」,但這些中小企業起家的老闆們,總是認為「不過三代怎麼會富」。所以,在求學時期,許多人就被培養接班,讀相關的學科;或是在念了一個完全沒有相關領域的專業,卻進入公司重新學習專業。這些第一代認為辛苦鋪路給孩子,就是希望他們不要浪費時間摸索,一開始就可以經營自己的事業。但在這個自由的教育環境,每個人都希望靠自己專業與努力被人肯定,能選擇自己的興趣當作工作,是最令人羨慕的一件事情了。中間產生的價值差異,父母與孩子之間造就出了一條極深刻的代溝。其實父母根本還沒準備好自己孩子要進來公司的心態,在加上自己總是公司的領導人,造成了許多盲點。孩子也認為,我不靠你的工作也可以活得很好,造成很大的拉鋸,這也導致許多人不願意進入自己的家族企業。同時,公司的經營模式若仍是傳統的經營模式,更讓第二代對於產業的認知有所誤解。回到家中,父母親與兒女之間也沒有辦法做好「角色置換」、「角色協調」往往衝突就發生了。
轉型與否
在政治圈的相關議題也逐漸延燒,民進黨這次也有青年黨員領表,國民黨也大力任用了青年,我們可以看見,無論轉型與否,市代的交替是需要的。就像產業一樣,除非要收掉不幹了,否則都需要世代交替,但在世代交替的過程中,無論是政治或是產業,台灣都面臨了極嚴重的人才斷層問題。先前新加坡討論台灣人才流失問題,我想人才流失的問題並不嚴重,而是我們很多人都集中在特定的幾個領域,卻對於其他產業沒有正確的認知,才會導致人才飽和而外移。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好世代交替,這中間需要結構性的型態轉移,讓我們的產業與國家有所變動,讓新一代的青年對於上一代有所了解,並且運用年輕的力量來做創新;青年也必須做好準備,迎接新市代的衝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