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電子報--焦點新聞

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 台7線-文創眼】我在上海莫干山50號


文/王柏鈞

我去了一趟上海M50創意園區,也從中國反思台灣創意產業的發展。面對鄰近的中國,我們好像很陌生。無論對中國關心與否,中國都在變化,在創意產業上也是,撇開政治上的意識形態,從文化藝術的角度,認識中國,也從中國反思台灣。
上海最多創意園區
根據經濟日報的報導,上海擁有全球最多的創意園區,在數量或密度上,都堪稱世界第一。在上海,共有75家市級授牌創意產業集聚區(上海稱作創意產業聚集區),並且持續發展中,看過這個統計數字,肯定對上海產生興趣,究竟是什麼樣的政策或背景,讓上海積極發展創意園區?
首先,產業轉型,是全球發展文化創意園區都有的共通原因。以上海來說,蘇州河畔原先是工業時期重要的工廠聚集地,由於蘇州河扮演重要的運輸系統,造就富有工廠味道的特殊建築群,但因為產業的轉移,工業區開始轉往新興的工業區,原本工業區的舊廠房就成為廢棄的倉庫群,並且也陷入了發展困境。這個現象與台灣近幾年提倡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原因一致,如同華山文化創意園區的例子,原本的酒廠完成了階段性任務後,就成為了廢棄倉庫,但因為其建築與歷史富有很深的文化意義,因此,就有許多文化界或是都市規劃的人士,提出應該保護的聲音。
然而,舊倉庫保存後,其建築特色與氛圍,最適合發展文化藝術。挑高的倉庫、面積廣大的工廠,剛好成為藝術創作最佳的基地,因為視覺藝術的大幅作品,可以不受限制的自由運用,成為藝術家自由揮灑的園地,並且,舊倉庫的歷史痕跡,有味道的舊建築,成為滋養藝術家創意的靈感。在舊倉庫裡總是有一種實驗與開創的精神,與一般裝潢華麗的畫廊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建築的保留,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精神的展現。
其二,是上海政府的大力推動。這是文化政策面向的支持與否,以中國的政治制度,只要政府肯把它列為重點項目,都可以有具體成效,如同新加坡政府一樣,帶有一點威權式的政府,做起事來,就是多那麼一點效率,姑且不論這樣的體制好或不好,但中國發展文化創意的決心,就是跟政府有很大的關係。
在「科技興市」的城市規畫戰略中,上海市政府非常明確的把創意產業作為其中一個專題的規劃。近幾年,上海快速發展,2010年上海舉辦世博,從上海的大興土木,不難看見上海積極將其城市推向國際化之都市,中國官方清楚知道,一座城市不只硬體需要建設,人民也必須教育,所以路上隨處可見「文明」口號;發展創意產業也是凸顯自己成為國際都市的重要方向。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長厲無畏曾經在「創意產業論壇」上表示,儘管上海產業結構已調整多年,但製造業總體的增加值率並不比全國平均水準高,仍徘徊於27%左右,遠低於發達工業國家的水準;而服務業的比重,在2004年僅為47%,與國際大城市相比,不僅第三產業比重小得多,內部結構層次也較低,表現在傳統服務業的比重較大,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的比重還較低。發展「創意產業」不僅可迅速提高第三產業比重,優化三產內部結構,而且利於提高傳統製造業的附加值。他並表示,未來5年,上海將繼續以建設創意產業園區為切入口,加大創意產業的推進力度,力爭到2010年創意產業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10%
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多家各類設計創意企業入駐在這些園區內,集聚了2萬多名創意人才。上海創意產業的發展和創意產業聚集區的建立,為想進入這一領域的創業者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無限商機。
為扶持創意產業的創業者,上海先後頒布了多項鼓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政策,實施多項推動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的政策,上海的各區縣也制訂了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配套扶持政策。 未來,研發設計創意、建築設計創意、文化傳媒創意、諮詢策劃創意和時尚消費創意都是上海重點推動項目。政府目標是2010年創意產業聚集區可以到達一百個,不可否認,上海官方與民間都已經準備好,發展文化創意園區。
從莫干山M50談創意園區發展
莫干山位於普陀區,春明都市工業園區,廠房建於1933年,是近代徽商代表人物周氏家族的產業。莫干山50號,目前簡稱「M50」,已經為一個具有特色的創意園區品牌。這裡後來變成上海春明粗紡廠,位於蘇州河南岸半島地帶的園區,總佔地面積35.45畝,擁有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工業建築41000平方米,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創意產業的聚集區,從計程車司機搞不懂的地方,變成當地的地標。
2001年的時候,1133號倉庫的藝術村將遭受拆除,但上海藝術家丁乙沿著找到了莫干山路50號,一處紡織廠的廢棄地,於是將北京的工作室遷到這裡,漸漸得也吸引了其他藝術家來此創作,後來也來了許多畫廊跟設計工作室。像是 香格納畫廊,就是非常著名的畫廊,1999年就在此開設,經營者Lorenz Hebling將此運用得宜,配合廣大的展出空間,使得香格納畫廊至今仍是上海畫廊的代表。
從中華民國畫廊協會電子報的報導中,有對於進駐M50畫廊的介紹:包括「美術景」這家畫廊,在2003年由上海法國租界遷來至此,展場真的很warehouse的味道,加拿大籍的經營者Sammy已經為了中國當代藝術整理起一千多位藝術家的資料、代理了不少上海現在年輕的藝術家;而位於9號樓ARTSEA也是在2003年開始運作,這是一個由伊朗的攝影記者所籌辦的商業畫廊,展覽也多以影像部分的企劃展為主。

2004年,上海市政府開始對蘇州河沿岸進行考察,對於「文化藝術產業」這一新興的產業給予支持的態度,從保護產業的基本目的出發、到輔助產業的蓬勃成長,有關單位連結了莫干山路、福州路、衡山路、多倫路等幾條主要藝術聚集街道,發展成「特色文化街區」,現在,莫干山路50號不但是策展人、收藏家必探訪之處,也是上海文化、觀光的重要景點。裡面不僅有工作室也有幾家特色咖啡館,成為創意氛圍延伸出來的產業。
我們實際行走於M50創意園區內,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一股自由的氣息,這裡的畫廊、藝術家、設計師全部都融入在這個氛圍中,沒有看到太多規劃性的指示,感覺這裡的一切都是自然聚集形成的創意氛圍,而這氛圍也成了累積的資本。
「人」還是最重要的核心
根據M50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M50是一家租賃公司負責營運招商,現在進駐率是七成左右,但從相關報導也發現,M50因為聲名遠播,而開始調漲租金,造成許多人離開這裡,這是創意園區發展均會遇到的問題,也值得我們去思考。
其實這個地方或空間場域之所以迷人,硬體建築佔有重要的部分,但「人」的聚集還是核心,如果一旦只把這裡當作一般出租的空間,很容易就失去迷人的創意氛圍。因為創意園區之所以讓「創意人才聚集」,大概有幾種可能性,第一,通常是便宜的租金,由於藝術家或創作者無法負擔高額的租金,所以才會進入工廠或設施較為簡陋的舊倉庫,因為他們的進駐,而開始凝聚形成一種創意氛圍,為這個空蕩蕩的空間注入生命力,而人與人之間的感覺也形成一種特殊的網絡,互相吸引具有創作力的人在同一個地方工作與生活。第二是氛圍,就如同我們走在這個創意園區中,可以感覺隨時有驚奇出現,不時有新的視覺刺激,將所有創意人聚集,的確形成一種特殊的風格。
因此,創意園區若沒有讓藝術家或創意人可以有較低租金進駐,這個地方就無法持續迷人,隨之而來的,會是跨國性的大企業,一旦像星巴克這些連鎖店進駐,過於商業化的氣息,便是折損創意園區的殺手。
反思台灣
台灣這幾年也大力推動文化創意園區的政策,但效果似乎不彰。從莫干山50號的經驗,我們可以試圖對照或比較出台灣發展創意園區的問題點。
首要問題,排除藝術家。目前眾多創意園區的機制是以政府委外經營為主,此舉雖然是標榜以企業靈活的管理機制,擺脫政府官僚體制的束縛,但是,委外經營廠商,往往有龐大的權利金壓力,導致其發展上,無法顧及藝術家權益或藝術公共性,受市場壓力和經濟壓力影響,不可避免極力發展商業化活動,但商業化活動過於頻繁,藝術家又因租金高昂不易進入,使得文化創意園區並無創意氛圍,只是一個展場的出租地。
第二,短視近利。文化產業都必須靠長期的累積,才可以成功。但目前文化創意園區的發展,都急切的想要吸引大量人潮,因此策略規劃上都以如何吸引人潮為優先考量,因此目前文化創意園區,都沒有塑造配套措施良好的空間給予創意人,反而師法狄斯耐樂園,這種娛樂式園區的方式,廣設知名餐廳廠商進駐,期盼帶動人潮,但這樣的方式,為顧及核心,反而本末倒置。
幾天下來的參訪中國,深切感受到中國急起直追的衝勁,無論在硬體上的大力投入,或是政策上的無條件支持,都讓我們有所感觸。雖然,中國目前普遍的文明或人民文化素養還不到水準,但在幾十年後,他們會到什麼樣的文化位置?也是身為鄰居的我們,必須謹慎面對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