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電子報--焦點新聞

2010年5月8日 星期六

【台7線-當代中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談中國評論「量」的問題

文/蔡沐霖

筆者前文說明兩岸關係的七層次面向,包含了跨文化溝通到自我溝通等各種情境,有必要在評述方方面面的兩岸關係或大陸現狀時加以釐清,避免「有中國特色」的模糊與含混,然而大量所謂中國評論,其中多數存在一個高度偏狹的謬誤:「幻想式的見微知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鄧小平所說的話打敗了華國峰的兩個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成為一切從實際出發,奉行實事求是精神的「實踐派」精神。筆者不敢妄下定論是否與實用主義和實證主義影響相關,但中國確實因此逐漸擺脫意識形態至上的困境,不再以毛澤東為唯一標準,創造了經濟發展上的許多成績。美國趨勢專家John Naisbitt曾向江澤民讚台灣:說的是小故事,但是說得非常精彩。無需否認的,台灣的好就在於質的優勢,然而在自我溝通的層次面臨「我是誰」等問題,我們卻落入凡是派的泥淖。凡是看到全球競爭、進步幅度、經濟機會、悠久文化就盲目堆砌成中國的好,凡是政治威權、失業三農、貪汙落後、大中華霸權就掩耳盜鈴成中國的惡。無論何種形式的偏狹幻想,無非是因為目前全球的中國熱和台灣對於中國大陸研究賦予「顯學」的地位,爭相表達自己對當代中國的些許了解成為各方專家的競爭策略,然而管中窺豹的結果,卻無形中加強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的各種偏見。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借毛澤東的這句話談目前台灣的許多中國評論的問題,首重的是對某國家、某地區、某族群、某階層等要素的釐清及親身實踐,而非簡單的以似是而非的短暫經驗談帶過,例如針對華南地區漢族人民在國家經濟特區廈門半島的中產階級城市生活的描述,就比過於簡化的稱之為中國基層來的清楚。中共建政的法寶之一是統一戰線,即俗稱的統戰,在和平時期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對台灣各種職業身分人員進行各種名目的交流活動,常稱其為「統戰團」。這種交流過程中,類似於兩岸關係七個層次面向中的人際溝通與團體溝通,由各級統戰部精心規劃的場域作為情境,不只相較實際狀況極其失真,且控制嚴格面面俱到,如此的交流得出的資訊參考價值必然較低。筆者自助走遍十七個東部城市生活其中,深覺幅員廣闊如中國,半數以上地區不若台灣書本裡落伍的描寫,且無論中國友人或旅中外人,皆深知全球化前必須先得全國化,自認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台灣人,又何以能夠不重品質的將隔絕六十年的這塊土地泛論化,如部分名嘴般隨意的把片面的觀察傳播給台灣同胞。民主立基於言論自由,毫無自律的言論自由則會淪為集體平庸,身為享受教育資源的知識分子或是知道份子,責任當然更重,沒有調查就請謹慎發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