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Justin
二二八連假,從武陵農場到中部日月潭全部大爆滿,而台灣的觀光業也好像因為陸客來台,又開始了一個蓬勃的景象。許多光觀景點,透過網絡與其他媒介的傳遞,讓連續假日的旅遊群眾在台灣各地集中移動。台灣似乎一直以來都希望藉由觀光消費,除了提升經濟,更要彰顯台灣的文創、城市競爭的實力,所以本文筆者期望從全球視角下的都市競爭來討論台灣的觀光消費。
全球下的都市競爭
在全球化的影響之下,原本的都市競爭從國家內部的都市競爭,轉變為國際性的都市競爭,因而有了「全球都市」的名詞產生。現今對於全球化下的眾多世界主要城市而言,全球城市的定義尚未有一個清楚而完整的解釋,但許多學者將其定義在各個區域的金融、經濟與貿易中心,如北美區域的紐約市、亞洲區域的日本東京與中國上海、歐洲一帶的英國倫敦。這樣的全球城市都有一個特徵,就是發達的金融資訊中心與便利的國際交通運輸系統。
過去工業城市時代的「生產性地景」-即是為了生產應運而生的空間系統,後工業時代的全球化社會的都市地景,是更為複雜多元的消費與藝術文化的地景形式。在現今對於全球城市的研究當中,經常將所謂的消費與藝文創意地景的討論焦點,集中於大型開發計畫案下的大型購物中心、摩天大樓、都市廣場、水岸市區等,或是從都市行銷的角度,討論全球城市文化案例的相互仿效與舊空間遺址的再利用。
畢爾包案例的複製
另一種新的都市型態在西班牙巴斯克市有了一個新的案例。巴斯克市在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置入後,為了配合畢爾包博物館的各項觀光與交通需求,城市藉此開始一波全面的都市更新,巴斯克市從原本的落後鋼鐵產業區,轉變為由古根漢博物館為核心的藝文觀光產業都市,扭轉了巴斯克市的都市象徵,並且藉由都市化的媒介效應將沒落的城市轉變為世界知名城市之一。台中市也曾經企圖以古根漢模式,希望達到都市競爭的成效,但除了藝文界對於藝術全球化的抨擊,還有地方建商的複雜關係,都市空間的運用等問題都使得這個建案胎死腹中。
台灣的觀光消費省思
我有一個機會到美國波士頓參加研討會,當他們談論到未來都市空間的時候,不停對我質疑,東亞都市空間的再製是為了城市行銷的這個觀點。那一場的美國學者認為,對於紐約、匹茲堡藝文中心等案例,美國在都市規劃中從未以一個「城市競爭」或「城市行銷」這一個偉大的框架下思考,而是希望一個純粹觀光環境或藝文空間的前提去規劃。反觀台灣,我們在都市規劃的時候,往往忘記我們的空間需求是什麼,一味的追求城市美學為名的商業行為,換來的是什麼?是一切以觀光收益為前題的文化包裝。一旦文化創意產業只是披著文化外皮的商業行為,那麼我們的觀光消費將會變的乏味。在集集支線,看到一堆跟集集一點都沒有關係的鐵路商品;淡水老街跟「老街」這個字眼唯一有關係的,好像只剩一間開很久的魚丸店,其他跟夜市差不了多少。如果真的要發展觀光,我們的特色在哪裡?如果要發展文化,那是否不要跟營利扯上關係?而你是否也會生氣,卻也抵擋不住所謂的「排隊效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