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輪值主筆 Bystander
再過幾天就是中華民國建國滿一百年,「建國百年」對於一些人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畢竟走過風雨飄搖,走過篳路藍縷,終於到了今天;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卻是嗤之以鼻,認為中華民國對於我們,只是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主權單位。這裡我們不討論對於中華民國的情感與認同,因為不管我們認不認同這個國家,在一個全民對國家共識出來之前,中華民國還是我們的均衡狀態,這點是我們不管承認與否登必須面對的事實。所以我們今天不討論滿100歲的她從哪裡來,而是以較客觀的方式,討論對於身為中華民國國民的我們,她正在往哪裡走,以及我們希望她往哪裡走?以下我們一一談論台七線作者們一一關注的問題。
經濟發展
在經濟發展方面,我們從一無所有,到經濟奇蹟,到今日,我們享受到了經濟發展的成果,也享受到了經濟上貧富差距的苦背。台灣引以為傲的出口導向經濟,再加上國家刻意貶值台幣,使得國民所得完全被低估,或許在經濟奇蹟的時代大部分的受雇階級還能雨露均霑,但在台灣出口產業面臨高度國際競爭的今天,只能不斷降低成本以保持競爭力,苦的是廣大的受薪階級,在過去的時代,這樣畸形的發展策略是不得已的,但在當今,卻成了壓迫人民生活水準的元兇,進而衍伸出大量且嚴重的剝削,直接帶來不少社會問題。
文化的不尊重
馬總統前日觀賞電影賽德克巴萊首映會,看完電影被媒體拍到眼眶泛紅,表示非常感動,電影賽德克巴萊否應的是不尊重多元文化的下的悲劇。當我們從電影中得到感動,是否我們也要思考在霧社事件8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是不是尊重過多元文化。台灣向來都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融合了原住民文化、中國文化、日本文化、本土文化,以及近年來的新移民文化。相對於過去壓抑原住民、本土,以及日本文化,現在已經相當程度給予尊重,但最近仍有不少不尊重新移民文化的事件發生,如強迫國際移工資豬肉及層出不窮的剝削,這都會使我國在國際社群中被批評,對於社會的文化教育也相當不利。霧社事件是一個典型的文化戰爭,避免文化戰爭其衝突是尊重多元文化地目的之一,即便是在對於原住民文化的態度上,仍有一種我尊你卑的心理,並且消費式地把原住民的各種舞蹈及歌聲,帶到各地去表演提供觀賞,如果我們夠尊重原住民文化,應該是到部落中去觀賞,而不是在大城市之中。
教育
關於教育改革的問題,自從過去以新自由主義式的政策方向廣開大學之門,使得台灣高等教育衍伸出一些爭議,我們承認人人都可以進入大學是一件不壞的事,但確實名額較少的國立大學生幾乎都來自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而條件較差的學生則必須付出較高昂的學費得到較差的教學品質,這樣有利於階級複製,並且是不公平的。如果高等教育的學歷已經成為進入就業市場的門檻,則政府就有義務提供更多公立大學的名額來給學生,才能保障社會上一定程度的平等。而我們的政府,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除了高等教育的議題之外,政府最近提倡讀經運動,似乎以為重拾那些過去的經典,就足以端正社會,減少霸凌問題。但這是十分愚蠢的政策,儒教文化當然是我們無法否認也無法擺脫的意識形態之一,但我們知道這些所謂的經典,相當程度上卻也是妨礙過去中國無法進步的阻力之一。中國大陸曾經把這些東西革命掉;胡適等民初知識分子亦提倡白話文運動,而我們的政府卻在民國百年的今天大開倒車,如果讀經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話,那歷史的總總告訴我們都是情就是錯的。教育的問題應該以科學的方式去解決,而不是這種八股的方式。
青年
歐美有云,現在的年輕人是失落的一代,台灣亦同。許多年輕人大學畢業後背負著幾十萬的學貸,拿著兩萬出頭的薪水,面對超高的房價,以及超時的工作。這樣的結構會使得年輕人沒有理想。當政府處心積慮地想著促進生育率的口號,甚至樣主動辦行政機關間的未婚聯誼時,忽略了生育率低落的根本根本問題。青年問題繚繞在前處的幾個結構性因素下,若無法改善,就不必談發展。國家也沒有希望。而政府卻始終不願正視。
上述問題是台灣社會中較為迫切的問題,中華民國許多發展方向,是非常不健康的,建國百年提供了我們一省思過往及未來走向的機會,而非沉浸在建國百年的榮光及虛幻的慶祝之中,果這個國家無法帶給我們幸福,那就沒有必要慶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